上学那会儿
特别流行一句话
单挑码x任你选
时间地点由我定
相信不少北京孩子上学那会儿听过这句话
当然
如果您是北京四中、实验、人大附中的
可能不一定听过这话
但是也不一定
毕竟谁还没个青春呢,是不?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
当年,
小到整个班
大到整个学校
甚至一个片区
都算是一个江湖
"大拨轰"
说到学生时代的江湖,不得不由"大拨轰"说起。过去的北京,孩子们学习竞争压力没有那么大,家长也不是一门心思要自家孩子挤破头上重点。于是,有条件的好学生们上了重点校,剩下的就被"大拨轰"轰到了普通学校。
这一轰,也就分出了“等级”。好学校管理严格,大家一门心思读书考重点。好学校的孩子心思不在“打架”这件事上,他们充其量也就比比谁的鞋子贵,谁的山地车更好。而“大拨轰”学校的孩子就过上了“混日子”的生活,加上青春期的缘故,那时的校园生活基本离不开所谓的“江湖”。
“认哥哥”
那时候,每个班都有几个“有头有脸儿”的人物。他们通常有一些小特征:长得帅、身材高大、篮球打得好、敢和老师“作对”。他们是“疯狂少年”,他们是“领袖人物”,引得不少小女孩儿怯生生的问:“我可以认你当哥哥”么?如果这认哥哥成功了,就算是有人“罩着”的人了。回头说起来,我哥是“谁谁谁”,倍儿有面子!
抱团儿
不知您还记不记得,那时候班里要是有一个人被欺负了,整个儿一个班都得出动。有时候两个不同班的人有“争执”,动辄的可是两个班!谁都看不了自个儿班的人被“欺负”,倒不是真的要和对方“拼死拼活”,但是气势上绝对不能输,这就是一种“抱团儿”的劲头儿,体现的是仗义!
“约架”
两拨儿人起了冲突,
肯定是要“约一场架”的!
两拨儿人相约一个小胡同:
“我们大哥是谁谁谁”
“我们这边大哥是谁谁谁”
最后一聊,都认识
打不起来,成了哥们
误会误会
得嘞,
找个小馆儿一起喝两盅!
走着!
“英雄气概”、“哥们义气”
其实,那个时代的“江湖”,并不是什么小流氓小混混。可能是受电视剧的影响,80后看的多为《英雄本色》《古惑仔》,到了90后这一代,风靡的是《流星花园》。男生们会把自己想象成大哥,心里都有自己想保护的女孩儿,所以“拉帮结伙”成了一种标榜自己的行为!年轻气盛,谁敢和我照眼儿,我就大板儿砖“拍丫的”!说白了,这是一种英雄气概!
“江湖”、“规矩”
有“江湖”的地方就有规矩
不懂规矩,你肯定混不开
我家有钱有跑车,你得听我的
我有兄弟有漂亮妞儿,你得听我的
我爹是xxx,你得听我的
这,也许是当今的规矩
可是退回到曾经那个学生时代的“小江湖”,我们真的不看物质。
那个年代,我们没有权势没有金钱,却有仰慕我们的女生,有一起“两肋插刀”的兄弟。
约定的规矩大概就是“愿赌服输”,不能“打小报告儿”。谁要是“玩不起”打了小报告儿,保证以后混不下去。
弹指挥间
一切都已成为满满的回忆!
每次回忆起那些点滴
都会激动不已
才发现原来我什么都没有遗忘
什么都还记得
记得每个区都出现过却从未见过真容的“九龙一凤”
记得那些道听途说的各个区的“流氓学校”的故事
记得那些年陪在我身边的兄弟
青春之时享受一把“江湖”
留下的是愁肠百结的青春回忆
而那段岁月
也逐渐成了大家的谈笑之资
现在再遇见当年那个“仇敌”
你会不会说上一句
“嘿!哥们儿,咱今儿晚上哪喝去?”
大家伙儿都在看:
天啊!北京到拉萨只有10站,票价不到400元!
北京这17家人均30元的小馆儿,好吃到逆天!!
北京今天雾霾爆表,砖家神侃雾霾形成原因!
身份证是110的必须来试试,北京话专业八级测试!
河南话,唐山话,北京话大PK!
北京人请说北京话!!!
在北京,有一种感觉叫生不如死!
京二爷说事第2期:北京话这么说您见过吗?
北京话PK东北话和天津话,太搞笑了!
本文仅代表开云体育观点。
本文系授权开云体育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